●焦点
4月7日上午,2017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成都市青白江区政府、四川能投、北京华鼎新动力股权投资基金会、川化四方签约代表握手,总投资200亿元的北京华鼎(成都)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项目正式落地。
去年底,四川能投已正式入主川化。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项目,是川化全线停产近3年后的第一次产业布局,被外界视为川化的“突围之战”。此次项目“牵手”,川化能借此完成突围吗?□本报记者 王成栋
思路:土地入股,拉“技术咖”同上阵
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项目选址在青白江区老工业基地,系原川化园区。按照规划,项目分为四期。在建设期内,川化将入股土地2000亩,其中一期项目入股土地300余亩。
“我算了一下,按照土地折价,等到项目全部建成后,川化将持有这个项目12%的股份。”川化总经理陶旗介绍,北京华鼎新动力股权投资基金会将持股88%左右。而北京华鼎基金会的主要出资方是四川能投,其出资比例占该基金会的99%。另一出资方,是华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占1%。
“但华鼎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控股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拥有绝对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四川能投相关负责人表示,刚经历过“生死劫”的川化,在选择合作对象上必须慎之又慎。可以说,四川能投出资、华鼎出技术和市场这样的组合,为川化突围加上了“双保险”。
该项目投产后,还将优先吸纳原川化员工就业,川化的历史负担将进一步减轻。
展望:布局动力电池,川化胜算几何
“完成重组后,川化肯定要恢复上市,但这些都得建立在企业盈利的基础上。”上述四川能投相关负责人透露,川化计划年内恢复上市。
不过,目前川化的盈利能力尚未恢复。虽然在2016年度实现非经营性盈利8亿元左右,“但这是资产重组后输血的结果,不是造血的结果。”考虑到川化靠传统业务化肥盈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近期也不可能重启相关生产线。因此,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被视为川化从输血对象到自力更生的关键。
按照计划,该项目一期年产能为5000吨级三元正极材料和磷酸正极材料、20亿瓦时先进动力电池。川化相关负责人透露,借助华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渠道资源等,已收到部分汽车企业发出的订单。
“不出意外,盈利是没问题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动力电池与新能源汽车关联度极高,而后者正进入快速成长期,因此,关联产业的前景也相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