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题首页 » 先进事迹 » 文章详情

心中有真情 三板要脱贫

能投水电集团渠县公司 吴桥 先进事迹

作者: 吴桥   发布时间: 2017-11-25 16:08:30   点击次数:

\
能投水电集团渠县公司 吴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叫吴桥,今年37岁,来自能投水电集团渠县公司的一名共产党员,现担任省级贫困村渠县三板乡三板村驻村“第一书记”。今天我向大家汇报一下两年来驻村帮扶工作情况,我报告的题目是《心中有真情,三板要脱贫》。

三板村位于达州市渠县东北部,幅员面积4平方公里,经济落后,信息闭塞,农业人口552户、2122人,2014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精准识别贫困户104户396人。

2015年4月,按照党和国家脱贫攻坚部署和能投集团精准扶贫工作安排,三板村的对口帮扶单位渠县电力有限公司准备选派一名政治素质过硬,有责任担当、农村工作经验的党员去三板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当时考虑我对三板村情况比较熟悉,而且一直在基层供电所工作,积累丰富的“三农”工作经念,于是乎公司有意派我去胜任此项任务。出于我对贫困群众的那份深厚感情,我没加思索就报名了。但妻子对我的选择并不理解。因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老人需要照顾,娃儿上学需要辅导,我这一走妻子认为是在“逃避责任”,我耐心地对妻子讲,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扶贫帮困是党员的责任和应尽义务。在最后做通妻子思想工作的基础上,我抱着一腔热情,怀揣美丽梦想,去三板村走马上任。

我到村上干的第一件事:把心掏给群众看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到三板村上任后召开的第一次全体村民大会上,首先放了“第一把火”,向全村党员干部郑重承诺:三板不脱贫,坚决不回城!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三板村四沟八岭十面坡,交通不便,经济十分落后,产业结构单一,而且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了,留守村民都属于那种“993861部队”,怎么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我心里其实也没底。

为了摸清底数,我从驻村第一天起,就对贫困户进行挨家走访。哪一户有几口人,什么原因致贫,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扶持措施,这些措施贫困户是否接受等等,在半个月内我做到心中一一有数。

那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入户走访来到一个叫孙家凯的贫困户家。孙家凯右手残疾,干不了重活。家里只有他和母亲两个人。听说原来一家有四口人,媳妇外出务工多年一直杳无音讯,儿子也不知去向。家里两间房子已经破烂不堪,屋子里脏的就像猪圈。看到他家的贫困样子,我顺手从口袋里摸出200元钱塞给他:“这钱不多,您拿去买东西。”没想到他用力推开我的手说:“吴书记,你别看我穷,钱我不要!”我当时一听吃惊不小。心想我驻村这么久,居然还没碰到过给钱不要的贫困户,于是环顾他家四周找了条板凳坐下来和他拉拉家常。聊着聊着天快黑了,我让他给我打个地铺,我俩睡在不算暖和的柴草地铺上聊了整整一夜。他说他虽然残疾了,但还有一只手,可以劳动。想喂几头牛、养点鸡,但家里穷缺本钱。我认为他这种想法很积极,我可以向上面反映一下你的情况,帮你贷点小额信用贷款,再把你家房子纳入危房改造项目,你老母亲苦了一辈子,也让她住上好房子享享清福。他听后感动得紧紧地握住我的双手发出颤抖的声音说:吴书记,你是好人!我要感激你一辈子!离开他家,回到村办公室我立即召开村两委会,说服村干部,帮他改造危房,并协调信用社给他贷款5万元。他用这些钱买了8头牛,100多只鸡,从此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我还隔三岔五到他家去,给他老娘买点水果,帮他干点农活,打扫庭院卫生。半年之后,他家的8头牛和100多只鸡都养得很好,年底脱贫绝对没有问题。

在四川师范大学读书的陈华强,住在三板村二组最偏远的山上,父亲得癌症去世早,母亲患严重的精神病,还有一个妹妹在南充念书,所有的生活费和学杂费都是靠三亲六戚东拼西凑。我第一次去陈华强家,看到这种家境非常震撼,当时就掏出了身上仅有的682元钱捐给了他,回到单位向领导作了汇报。公司发出倡议,为陈家每年捐助爱心教育资金6000元,用于两个孩子的学费,直至大学毕业。同时,村上针对陈家情况,给他们办理了低保。以此来缓解这个贫困家庭的生活开展压力,不久便收到陈华强写来感谢信,表示自己和妹妹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报答党的恩情,不辜负吴叔叔雪中送炭!

在重点帮扶的同时,我在一年的时间里为每一户贫困户制定了不同的帮扶计划,拜见老党员、老干部从他们那里收集了30多条有价值的扶贫建议,还与几户贫困户结成了“穷戚”。在我和村委的努力下,三板村精准扶贫的工作局面迅速打开了。

我在三板村办的第二件事: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产业,修建水泥路,接通放心电

三板村原来仅有一条村道与县级公路相连,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村民出行就骂娘,由于交通不便外地商人也不愿来收购柑橘,大家只能眼睁睁看着熟透了的柑橘烂在树上、掉在地里,那种痛楚与无助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要致富,先修路。我下定了决心,就和村干部商量集资修路一事,可大家直摇头:“现在贫困户饭都吃不饱,还修个串串!”我没办法,只得向公司领导要点子、出主意。此事引起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群众利益无小事,精准扶贫是大事”领导多方筹措资金,很快就争取到农村公路建设专项扶贫资金20万元,发动职工捐款7.04万元,公司划拨现金7万元。面对这沉甸甸的30多万元,我决心一分掰开两半花。2016年6、7月间,高温炙烤着川东大地。我带着群众挥汗如雨,加班加点修路,吃住都在工地上。

这一天,路修进了村子。当装载混凝土的车子经过村民杨必胜家时,他突然拿着一把铁锹拦住了去路,据说修路占了他家一厘菜地,扬言谁修路就砍死谁。我闻讯急忙跑过去,大喝一声:“杨必胜,你要干啥?快把铁锹放下!”他根本不听我劝。这时,他老娘从家里赶出来骂道:“你这个没良心的狗东西(龟儿子),人家吴书记给咱们修路,是为全村好!”说着,就要上前打儿子。我立忙劝道:“老人家,莫生气,必胜不会乱来的!”紧接着又对杨必胜讲:“老杨占了你的地,一定赔你钱,不会让你吃亏的。修路一是为了全村,二是为了你们能早日过上好日子。听说你以前干过建筑,今天我任命你当修路组长,带着大伙一起干!”杨必胜搓搓耳朵立马扔下铁锹,答应一定当好修路组长。混凝土车轰隆隆开过去,修路任务很快完成。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三板村与县级道路相连的4公里村道全部硬化。之后,我们又硬化了社道水泥路6公里,新修了泥碎路3公里,整修了毛坯路2公里。同时,还维修整治了1座危桥。现如今的三板村终于实现了社与社、户与户之间的“爱心便民路”相连!

在解决了出行难问题,我又着手解决全村用电问题。五保户陈茂清,患有脑力智障。我第一次去看望他时,他把大门反锁,从后门跑出去了。随后,我每天去蹲点,他都躲起来。一次,我围着他家的房子转了一圈,惊奇地发现陈茂清家竟然没有拉电线!现在都是啥时代了还在打瞎摸,我立即联系所领导,免费为他安装了电灯,并协调村上为他解决了终生电卡充值问题。电灯终于亮了,老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三板村其他村民尽管用上了电,但线路老化凌乱,年久失修,有些地段百米线路超过五六个接头;变压器功率低,数量少,村民经常半夜里起来打米、磨面,用电高峰期,甚至连个电扇也带不动。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我请教县公司农网办的同事前去三板村实地勘察规划。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对三板村电网实施了农网升级改造,新架设了10千伏线路3公里,0.4千伏线路31公里,新增50千伏安变压器3处,每户均配置智能预付费电表,通电农户覆盖率达100%。

接下来我在村上做的第三件事:努力提高贫困户的“造血”功能,逐步实现稳定增收

群众要脱贫,得让她们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门路。我多次会同帮扶部门领导和乡村干部探讨商量,提出了一种适合三板村长久增效机制,大力发展庭园经济“四个一”户脱贫模式,即一户一个明白人、一户一片蔬菜园、一户一个养殖园、一户一亩水果园。

一户一个“明白人”,就是给每家贫困户培训出一个有经济头脑、有一技之长的“家长”。人员选定后,我和村干部经常给他们讲政策、讲形势,讲家庭责任,讲社会担当,灌输新知识,提供新信息,努力消除“等、靠、要”思想,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动力。其次,聘请了县级专业技术人员,开办了15场“农民夜校”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培训人数达850人次,使每家有一个掌握1—2门实用技术的明白人。

一户一片“蔬菜园”,依托场镇优势劝导贫困户在自家责任田种植0.5亩-1亩的时令蔬菜瓜果。渠县公司为全村10个社新建了4个蔬菜温室育苗大棚,由当地“土专家”育苗,为每户贫困户提供优质蔬菜苗子。

一户一个“养殖园”,就是帮助贫困户大力发展养殖业。我协调帮扶单位向三板村捐赠产业发展资金8万余元,带领村组干部为全村104户贫困户每家搭建立了一座50平米的“鹞鸡养殖园”,并购买瑶鸡种苗13000多只赠送给贫困户喂养。2017年春节前,县城居民竞相前往三板村以20元/斤的价格购买云南鹞鸡。

一户一亩“水果园”,就是重点打造优良柑橘品种栽培。县公司争取市级财政帮扶资金20万元购买了优良柑橘“三红柚”树苗1.5万余株分发给贫困户栽植,全村共栽植面积达400余亩。我还聘请县果树专家对全村原有柑橘提档升级,改良老化品种350亩。这些果树3年后将成为当地致富的“摇钱树”。

渠县县委书记苟小莉高度评价了三板村的小微经济户脱贫模式,要求在全县推广。省、市、县20余家报刊、电台、网络媒体先后报道了此种户脱贫带动增收模式。

经过我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三板村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4年脱贫23户90人,2015年脱贫19户84人,2016年脱贫10户38人,并且全部达到了有安全房住,有基本医疗、有义务教育保障,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有柑橘、生猪养殖等支柱产业的目标。脱贫人口当年人均纯收入超到了3100元以上,符合国扶标准“六有一高”的要求。2017年年底,整个村子将如期实现“脱贫退出”目标。

今年五一劳动节这天,我带着妻子来到三板村,目的是让她见识一下村里发生的可喜变化。我们刚一进村,村民就非常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围着我们问候:“吴书记早!”“吴书记好!”有的还拉我们去家里喝水吃饭。这一切妻子都看在眼里悄悄地对我说:“嘿,你娃真行啊!那么多村民对你好,说明你这几年没有白干!我脸上也有光彩!” 此时此刻我心里想,三板村的脱贫工作还是初步的,我要用我的实际行动带领三板村老百姓彻底富起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让老百姓从内心讲!共产党好!能投集团好!水电集团好!渠县公司好!

我的“三板村故事”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作为能投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